Page 63 - 93 CN
P. 63

C


           如火如荼的第三波咖啡浪潮没能改变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咖                     有人致力于让咖啡本身的风味更加多样,这几年的“定向发
           啡是苦的”这一认知,但特调浪潮却让更多消费者走进咖啡                     酵”就在做这样的事,让人们清晰地喝到“西瓜”“桃子”
           店,习惯性地问上店员一句:“有什么特调推荐吗?”                       等等具象的风味,极大拓展了咖啡的风味轮,也就意味着,
                                                          以它为载体制作的特调咖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既是多元化的风味表达,也是寻求认同的方式
                                                          有人则致力于在一杯特调里融入更多,风味、触感、质地等
           如果说最初的特调咖啡是为了展现咖啡本身的风味而生,而                     等,咖啡只作为其中一部分食材,这就和鸡尾酒有异曲同工
           时至今日,很难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定义它了。                           之处了。最终大部分消费者只在意这杯饮品是否好喝,并不
                                                          关心咖啡的品质。
           来自上海的 BATHE  COFFEE(澡堂咖啡)主理人李惟沁
           对特调咖啡的定义是:“带有架构理念,运用调制手法,融                     归根结底,咖啡始终是饮品;只要是饮品,就带着强烈的休
           合咖啡的调性,恰当表达食材风味的一杯饮品。”                         闲属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我们需要正襟危坐品尝一杯
                                                          咖啡时,“喝东西”本身的放松意义就被消解掉了;而人又
           我有杯自己很喜欢的咖啡特调来自上海咖啡馆 YEAST 的                   天然充满好奇心。于是,越来越多看似和咖啡风马牛不相及
           “刺”。刺梨、百香果和埃塞俄比亚咖啡经摇酒壶震荡出细                     的东西被放入特调咖啡中,比如皮蛋、牛肉汤等。
           腻的泡沫,入口丝滑,酸甜之下,这支豆的茶感带出水果的
           “刺”,这种“刺”既是刺梨也是单宁,柔软的单宁贯穿整                     如此看来,一方面特调咖啡被妖魔化,一方面它又被神化。
           杯,名如其饮。这杯特调既展现了埃塞的风味特点,又融入                     不禁开始思考,特调咖啡会扰乱精品咖啡行业的发展吗?
           了咖啡师家乡的风味——刺梨是贵州特产;作为主打贵州特
           色的门店,用一杯咖啡向客人讲述自己的来处,再贴切不过。                    2021 年,精品咖啡协会(Speciality Coffee Association)
           它完全符合李惟沁给出的定义,但也意味着,它容易被咖啡                     发布的白皮书(SCA White Paper)重新定义了精品咖啡:
           本身的风味限制住。                                      一种因其独特属性而得到认可的咖啡或咖啡体验,并且由于这
                                                          些属性,在市场上具有显著的额外价值。精品咖啡不仅仅关注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消费者觉得特调咖啡的风味千篇一律的原                     咖啡的“品质”,还关乎“属性”“饮用体验”和“市场价值”。
           因,浅烘无非是花香、果香、酸甜草本风味,而中深烘往往
           指向香草、奶油、太妃糖。在这样的风味框架里,消费者的                     从任何维度来说,特调咖啡这一业态无疑赋予了咖啡行业更
           阈值越来越高,如何破局呢?                                  多不同以往的“饮用体验”。当然,原教旨主义的精品咖啡爱
                                                          好者,可能觉得如今的特调咖啡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一种噱
                                                          头;而一些未经历过第三波咖啡浪潮的新消费者,将特调咖
                                                          啡等同于了精品咖啡。一个来自哈尔滨的咖啡师提到,客人
                                                          仅仅因为门店只有手冲和意式,不提供特调咖啡,而质疑他
                                                          们的专业性。这种现象是中国特调咖啡市场的一个特有切片。





 图 / 徐琛


















 62                                                                                                    63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