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CTI84_CN
P. 122
T
碎茶叶的茶包和花果茶成为购物时的常见选 系列等产品均来自西南人民的日常美食,后者
项,去茶山则转身将传统茶饮的铁壶泡增加至 经贵阳小吃冰浆创新而来,不同口味里还带着
门店中,邀请着顾客品尝文化的滋味;2010年 独一无二的故事,“成都三大炮冰旋的灵感来
后,去茶山走出了贵州,走过遵义、成都与重 自当地非常传统的小食,我们对原料进行了精
庆,采风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收集更详实的 进,因上千年未改变的种植方式而选择采购深
市场反馈,不仅对门店类型与吧台设计都有了 山侗族人家产出的原生稻种所制成的糯米,”
全新的想法,还探索了更多茶饮的延展可能。 刘声健说道,“很多优质的天然食材是连本地
人都不甚清楚的存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借助
ֹࣼ౼ҋ֥ݺڄ 一些产品线,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藏在山里的风
味好物。”
“其实在我们眼里,去茶山并不是新式茶
饮,”刘声健告诉我们,“或者说它不只是新 另外,去茶山还有几款“大人才懂”的冷泡
式茶饮。自创始之初,我们的目标就是精品茶 茶,欢迎每一位自诩老茶客的朋友来评鉴茶叶
饮和精品咖啡。”目前,去茶山所售卖的产地 的品质与团队成员的纯粹用心。
茶共有12款白标产地茶与6款黑标产地茶,在
调制饮品中使用的茶为普洱茶、红茶、绿茶和
抹茶,每一款皆是团队亲自前往原产地挑选、
品鉴的精品,拥有茶园与去茶山自行送检的双
重安全保证,部分还携带着当地茶农引以为傲
的冲泡参数。
相较于近些年由奶盖茶爆火而折返售卖茶汤原
料的后起之秀,去茶山对待茶叶的态度始终一
致:用传统方法冲泡,售卖原产地茶叶,以及
传承中国茶的味道。于是,他们研发了老幼咸
宜的茶饮菜单,更尝试将茶汤与奶、果汁、酒
等元素调配混合。
年龄稍长的鲜奶茶系列是茶与牛奶的单纯碰
撞,诞生于奶精作为主要奶茶口味的那个当
下,“为了让鲜牛奶制作的奶茶也足够好喝,
我们几乎将市面上能购买到的牛奶都测试了个
Ֆໃ๔ᆸ֥ؽჅ୍ 在两位数中不算太大的这个数字,却成了压在 遍,尝试了非常多的配方。”在那之后,他们
茶饮要好喝,
自然离不开
刘声健与团队成员肩上的沉重责任。他们从80 还把这股子劲儿沿用至泡茶水的测试和确立,
源头的好茶叶。
千禧年不仅是新世纪的开始,也是又一个千年 后与90后的童年和青春里诞生,并在同行不间 现如今,去茶山的每一家门店都配备了一套科
的开端,2000年之于刘声健而言,更是重要的 断的更新换代中坚持到消费者们长大成人,去 学的净水系统以完成每日泡茶的专用水源。
始发点。那一年,他同王宇一起创办了茶饮店 茶山的产品策划、菜单设置和门店设计里刻着
铺“宜北町”,约20平方米的空间内装满了彼 的,都是这代人的生活印记。 同时,他们还考虑到年轻人爱新奇和好打卡的
时正流行的珍珠奶茶与属于客人的小憩区域; 消费特点,设计出山水纹系列饮品。以中国传
到了2022年,更名“去茶山”的团队已然突破 2006年,大热的植脂末奶茶开始受到营养成分 统水墨画为灵感来源,精选黑芝麻、香禾糯、
了档口店铺的束缚,进化成一个拥有16家独立 的质疑,学生时代里称霸街边小店的各色茶粉 抹茶等不同原料与冰块一同打制,并在制作过
门店的本土品牌。当刘声健回忆时,他发出了 饮品逐渐显出颓势,去茶山便决定用鲜牛奶取 程中冲撞出渐变层次,堆叠出比老虎纹更诗情
这么一句感慨,“这22年以来,(我们)一直 代奶精;2008年,“奶茶”一词暂时地在中国 画意的纹理,像极了丹霞地貌、湖中倒影、山
都在为怎么让品牌更受大家喜爱而努力。” 人视野中淡去,人们开始倡导自己泡茶,兜着 中云雾等自然景象。手摇系列、气泡嗨与冰旋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