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45 Chinese
P. 158
Event
美新集团的首席顾问——彭金山
来自台湾的世界寻豆师——许宝霖 作为一位实战派经营管理企业家,彭先生还是一名横跨生产、销
售、人力资源、财务、信息等领域的专家顾问。他创立的美新集团
第二位讲者是大家熟悉的欧舍咖啡创办人许宝霖老 成立于1988年,而他个人在十年内辅导近200家企业成功创业,并
师,他在咖啡产区的探索与见闻,深深影响大中华地 成为各式企业型态及企业规模近千家的经营管理顾问。他从企业经
区的咖啡爱好者,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寻豆师”。 营角度出发,以咖啡电影《第36个故事》作为引子,与大家一起畅
谈咖啡、人文、精致经营。
关于咖啡成功经营的营销企划,如何制定营销策略来寻找品牌定
位,他认为:咖啡馆成功经营的
关键在于开店前选择商圈与店址
时,对商圈进行的调查、分析后
确定的品牌风格、以及对品质的
坚持和特色的凸显,并在运营过
程中与顾客保持良好的互动,积
累口碑。
最后,彭金山先生也毫不吝啬地
与大家分享了咖啡馆营销的三个
趋势:以售价为定价策略,以平
价、精致为卖点,创造更微利的
创业环境。因为营销不只是在卖
东西,成功的要素是要有特色。
他不辞辛苦的行走开启漫长的咖啡探索之旅,在世界
各地,他发现了真正“生活里的咖啡杯——扎根的风
味”。非洲之旅中,咖啡已经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
活,没有高科技的烘焙机、咖啡器具,人们只是按照
自己的习惯烘焙,制作咖啡,烟雾弥漫,焦味扑鼻, 诚品生活餐旅事业群总经理——吴明都
看似“恐怖”的过程最后成就了一杯带有浓浓焦糖味
的咖啡,实属有趣。
自诚品即将落户上海的消息确认以来,人们对诚品的关注度逐日升
温。而诚品的幕后推手吴明都先生,也在此次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
在许老师看来,咖啡最有趣的带入方式就是让喝咖啡 从诚品角度出发的“生活咖啡杯”概念。在商场上经历数十载风雨
的人去体验不同的风味,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 的吴先生,透着一股淡然儒雅的气质,他希望通过诚品这一品牌
杯。如果能去原产地体验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同时, 将“美好事物带入生活”这一理念更好地传递下去。
许老师也非常乐于分享,有人曾经这样形容他:“你
很笨,肯定不是最会做生意的那个人,但是你懂得分 从台湾人喝意式咖啡的习惯谈起,说到改变消费者习惯的过程,吴
享,就一定不会是做生意最差的那个人。”这也是生 总表示:“咖啡也像人一样,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风味,不一
活咖啡的一部分,学会分享才能得到更多。
定是最贵的才是最好的。”诚品作为一个服务业,为了追求品质,
将以最佳姿态告诉顾客“如何享用一杯好咖啡”。
在吴总看来,新鲜、好品质是咖啡
爱时咖啡创始人&董事长——李红利
人最应该追求的。而真正品尝咖啡
的方式便是“用咖啡去记忆你的人
第三位讲者李红利董事长开创了中国胶囊咖啡的先
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他的
驱。“只做咖啡,只做胶囊咖啡,只做中国人喝的
胶片情结。虽然这是个高科技横行
胶囊咖啡”是其公司一直以来的口号。在他如今的身
的时代,但吴总依然喜欢用胶片拍
份背后,是以往从事家具五金、出租车、航空服务、
摄人物景象,因为那一卷卷胶卷和
融资租赁、进出口、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的丰富经
洗片的过程,除了还原了当时的故
验。因此,李总带来的分享特别“接地气”,从星巴
事,更是记录了时间的更迭。“咖
克咖啡入门,再到咖啡馆里第一次喝浓缩,最后到如
啡也是如此,你品的除了是味道,
今的精品,一步步的旅程说的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
更是时间和故事” 。 2015年,
每个咖啡人都会经历的啼笑皆非的经历呢?由陌生到
了解,在创业的路程中也有走过一些弯路。但幸运的 上海的诚品书店欢迎大家前去做客,感受书香和咖啡香带来的文
是李总找到了他想走下去的方向,眼光独到且精确瞄 化体验。
准了中国未来咖啡胶囊的趋势,义无反顾地投入研发
中。回归主题,如何走进中国生活里的咖啡杯?李总
认为需要大家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要有做加多宝
不做王老吉的人生目标和态度”,简单才能普及,有 除了有嘉宾们精彩的分享,当天下午的研讨会就大中华地区的咖啡产业状况作出了详细解答。
品更得有质,做中国人爱喝的咖啡! 精彩内容请期待Coffee t&i第46期杂志!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