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56 Chinese
P. 68
封面故事
INSTANT 速溶咖啡的三宗罪 速溶咖啡的平反?
有了如此便捷的加工技术,能否加以利用再生产“精品”
不可否认的是,上述制作方法中也隐含着许多问题,传统
COFFEE 咖啡行业对速溶咖啡的诟病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咖啡呢?在优质原料的前提下,冷冻干燥技术更能保留咖
啡的优点,因此也被许多厂家作为生产优质速溶的首选,
日本UCC、韩国的Maxim、甚至星巴克旗下都有冻干速
① 速溶咖啡的烘焙程度往往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烘
焙深度也无法完全体现出咖啡豆的香味。② 由于成本问 溶的产品。其中,哥伦比亚博恩咖啡(Buencafe) ① 和
速溶咖啡的平反? 题,制作速溶咖啡的原料一般会选用高产量、低价格、苦 新晋的Sudden coffee ② 都是热议的品牌。
味重且咖啡因含量高的罗布斯塔豆,其中的劣质豆常常不
① Buencafe是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生产者协会(FNC)
经筛选就直接烘培、研磨,这样成品的咖啡风味就会欠
旗下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冻干速溶工厂,拥有42
佳,长期饮用对身体也不利。③ 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三
年的冷冻干燥技术经验,是首批采用该技术的速溶咖啡
合一速溶咖啡中真正的咖啡成分大约只有原先的研磨咖啡
生产商之一,Buencafe使用100%阿拉比卡水洗哥伦
的1/4到1/3,剩下的就是为了改善口感添加的所谓咖啡
比亚柔咖啡,搭配Cenicafe国家咖啡研究中心的先进科技,目前市场占有率高
伴侣——即工业植脂末,其组成包括大量白砂糖、葡萄糖
达75%。针对目前中国速溶咖啡市场,其负责人认为其还处在低端市场阶段,
浆和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中包含反式脂肪酸,长期饮
在越来越多人知道精品咖啡的同时,世界咖啡生豆产量的50%依旧被用来制作速溶咖啡, 消费者认知不明确,加上大量低质速溶咖啡充斥市场,扰乱了消费者的判断,
用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明确的危害)。
而众多人对咖啡的第一印象也离不开各种三合一速溶咖啡,便捷、低价成为速溶咖啡能够 所以想要真正扭转国人对于速溶咖啡的偏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长期得到人们青睐的重要原因。
速溶咖啡的两大制作方法 ② 顶着硅谷科技光环的Sudden Coffee被《纽约时
报》誉为“真正会让你想喝的速溶咖啡”。其创始人
在咖啡日益精品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咖啡馆贴上了手冲咖啡、精品产区咖啡、新鲜烘焙咖啡等的标签。人们在接受黑
在速溶咖啡加工的过程中,干燥法是速溶咖啡粉的成形过 是两届芬兰咖啡大师赛冠军Kalle Freese。Sudden
咖啡、精品咖啡的同时,对速溶咖啡的优劣也有了进一步认识,是否健康?是否致癌?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开始充斥着市
程,也是在加工过程中对咖啡粉品质影响最大的过程,下 Coffee使用的生豆都是产自埃塞俄比亚的精品咖啡
场。根据英敏特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近几年速溶咖啡的市场份额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截至2019年,速溶咖啡的份
面来介绍一下两大干燥法的异同: 豆,经过符合精品咖啡标准的烘焙技术,利用La Marzocco Linea咖啡机手
额预计将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跌至66%。大家熟悉的品牌雀巢咖啡和麦斯威尔咖啡也纷纷面临挑战,前者面临咖啡伴 工萃取意式浓缩后,再进行干燥压缩,最后制成粉。过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
侣违规添加带来的名誉之战,后者则于2015年被母公司拆出重整,曾经风靡一时的速溶咖啡可谓一落千丈。然而,根据 独一无二的源自硅谷的新科技,而对这些科技的具体内容,Kalle也是始终不
喷 雾 干 燥 法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IMARC的报告,2015年速溶咖啡的市场价值依旧达到86亿美元。这样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咖啡产品究竟有何魅力?又 肯透露,也许正是这种神秘感让Sudden coffee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
Spray Dryer 简称 SD 干燥法,它的原理是在极高温的情况
为何面临如此多的质疑?不妨让我们在此篇文章中探讨一下。
下使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掉,脱水干燥而成粉状。这种
综上所述,判断一杯速溶咖啡是否无损健康的标准只有三
方式效率高、成本低,但由于咖啡的芳香物质热敏性很强,
点:原料标准、生产过程中的工业添加,以及是否使用植
瞬间的高温也会对咖啡的原始风味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通过
脂末。只要有优质的原料、精益求精的加工过程和纯天然
喷雾干燥法制作的速溶咖啡在香气方面就会损失很多。
不加防腐剂的科学处理法,其实一杯媲美精品咖啡的优质
速溶咖啡并不难。
冷冻干燥法 利用冰晶升华的原理,在高度真空的
Freeze Dryer 简称 FD 环境下将冻结了的咖啡物料的水分,
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从冰固体升华为蒸汽,从而达到干燥
的目的。由于干燥过程在低温和高真空环境下进行,热敏性
强的芳香物质得以保留,因此其香气和口感都会比较纯正。
速溶咖啡是什么?
① 预处理:去除咖啡原料中的杂质 生豆
早在1890年,新西兰人David Strang发明了速溶技术, ② 烘焙:咖啡豆内的物质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形 冷冻
并申请专利。之后,乔治•华盛顿发明了大规模生产速溶 成特有的咖啡芳香物质 冷冻
浓缩
咖啡的技术,并在1910年将其推向市场。1938年,为了 ③ 研磨:将熟豆研磨成粉 烘焙
应对咖啡豆过剩问题,巴西政府与雀巢公司联合改进了生 ④ 萃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把咖啡中的可溶解成分
产技术,尤其是在干燥之前加入等量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提取到水中
来改善风味,雀巢就此成为速溶咖啡界里的领军品 ⑤ 浓缩&干燥:成形工艺,得到速溶咖啡粉 冻干
牌。1980年代,麦斯威尔和雀巢咖啡先后进入中国市场, 研磨
两大巨头的速溶咖啡为中国带来了第一次咖啡启蒙。 纵观这种制作方法,可以说是一大创新发明,极大的简化
了之前复杂的咖啡冲煮工艺,使咖啡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
速溶咖啡的制作工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饮料迅速流行开来,并直接带动了世界第一波咖啡浪潮。 萃取 包装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