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CTI75_CN
P. 57

C






 锥形滤纸滴滤式萃取                                   梯形滤滴滤式萃取


 分别提前沸水预浸滤纸 滤杯:HARIO V60 01树脂滤杯   分别提前沸水预浸滤纸 滤杯:Melitta梯形陶瓷三孔滤杯(60年代生
 咖啡豆:Coffee Collective 玻利维亚Takesi(浅  产) 咖啡豆:百啡自烘焙“盖茨比”拼配(中深烘焙)豆
 烘焙)豆重:14g 水温:94℃ 研磨            重:14g 水温:86℃ 研磨度:EK43 #8.5(中粗研磨)
 度:EK43 #5.6(中度研磨)注水              注水量:200g 萃取方式:注入42g水焖蒸30秒,
 量:224g 萃取方式:注入42g                       后“一刀流”注水至目标水量。
 水焖蒸30秒,后“一
 刀流”注水至目
 标水量。














 1  2          2                                                    3
 按上述方式使用不同滤纸分别进行萃取,并  每次萃取完,装入杯测碗中,并将所用滤纸的  在杯测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打乱杯测碗顺序   盲测:杯测人员在不知道用哪个水的情况下进
 通过累计入壶重量对比萃取时间(流速)  标签贴在杯测碗碗底  (注水人员不参与杯测,并不能干扰杯测人员)              行盲测,对出品咖啡进行感官对比。






 萃取时间  出品情况                            萃取时间                   出品情况

 KONO滤纸  1′43″  轻微过萃,余韵有涩感  Melitta102美乐家滤纸  1′45″            酸甜平衡感最佳,整体很饱满,适口性佳

 MOLA滤纸  1′46″  酸质高,余韵有轻微尖酸的涩感,尾段有压舌感
 ORIGAMI滤纸  1′44″  风味突出,层次明显,余韵长  Kalita滤纸  2′17″             轻微过萃,余韵有涩感

 cotter棉滤纸  2′10″  酸甜平衡感最佳,整体很饱满,适口性佳  三洋滤纸(麻)  1′29″         酸质高,余韵有轻微尖酸的涩感,尾段有压舌感

 无纺布  1′23″  Body较薄,低温时风味层次表现较好  三洋滤纸(木纤维)  1′32″             风味突出,层次明显,余韵长




 测试中使用的研磨度较细,注水方式为焖蒸+一刀流。对于  想的出品;ORIGAMI滤纸的出品比较理想,其材质、萃取  Melitta美乐家102滤纸有很好的出品,平衡感极佳,比较  使用多分段的方式,来提升出品的层次。
 无纺布而言,因流速太快、萃取时间过短,导致有些萃取  时间和KONO滤纸、MOLA滤纸比较接近,说明ORIGA-  适合一刀流的冲煮方式;针对Kalita梯形滤纸,需要使用更
 不足,实际使用时可以增加断水次数,或使用小水流,来  MI滤纸对细粉的吸附能力更佳,具备更大的潜力,这也是  粗的研磨;针对三洋滤纸(麻),可以调整注水节奏,通  此次比对的结果看似存在矛盾,但浸泡式比对和过滤式比
                                     [1]
 延长萃取时间,以达到理想的出品;对于KONO滤纸和  很多选手在比赛中选择该款滤纸的原因;cotter棉滤纸的出  过多萃取前段,舍尾段、bypass 的方式,来保留前中段  对中使用的研磨、萃取方式、萃取时间都不一样,通过不
 MOLA滤纸而言,出现了轻微的过萃,实际使用时可以调  品最佳,而萃取时间最长,说明cotter棉滤纸的过滤能力最  明亮的酸质,减少尾段出现的杂感,以达到理想的出品;  同的对比,只是为了能全面了解滤纸的特色,利用好其特
 粗研磨,或使用更大的水流,来缩短萃取时间,以达到理  佳,阻止了更多杂味落入萃取液,也很适合一刀流的冲法。  三洋滤纸(木纤维)也有很好的出品,适当调整研磨,可  质,来服务配合冲煮。


 58                                                                                                   59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