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Boram and Garam Um :“合作是走通一条路的关键”...

Boram and Garam Um :“合作是走通一条路的关键”

咖啡种植在巴西圣保罗的大规模扩张,引发了来自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移民运动。19世纪末起,这股移民热潮将圣保罗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多元化经济中心城市。虽然有关移民的辉煌故事在此不胜枚举,但在邦雷蒂罗区,乌姆兄弟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瞩目焦点。

斯蒂法诺•乌姆(Stefano Um)是乌姆兄弟的父亲,于1976年随父母移民到巴西。2009年,他怀着乡村生活的深深向往,收购了其首个咖啡庄园。当时他从未想过,自己日后能成为推动巴西精品咖啡行业发展的重要人物。这中间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2023年,乌姆兄弟在世界咖啡舞台展露锋芒,这个故事我先暂且按下不表,我要先认真思考咖啡师为比赛付出了多少努力。

赛场无懦弱之人的立锥之地,只有意志坚定、精益求精的勇士才能站上舞台。在偶然一睹他们的备赛经历后,我对咖啡行业工作者的兢兢业业更生敬意。我万万没想到,短短15分钟的展演背后,竟需要做如此大量的准备工作。从灵感萌生到将其完美展现在饮品中,一切的一切都只为那改变命运的一刻钟。

我们有幸邀请到博拉姆(Boram)和他的哥哥加拉姆(Garam)接受采访。2023年6月,他们代表巴西分别参加了在雅典举办的世界咖啡师大赛和世界咖啡冲煮大赛。博拉姆荣登2023年世界咖啡师大赛冠军宝座,成为这一赛事的首位巴西冠军;加拉姆的表现也很出色,他赢得了季军荣光。

咖啡世界因他们的成就而备受鼓舞,而他们也将开始新的旅程。持续四年备赛,三度站上世界赛场,期间博拉姆还和加拉姆一起在巴西经营家族企业Um Coffee Co.。他们既是生产商,也负责管理烘焙工坊、精品咖啡店和咖啡学院,让我不禁思考,怎么还有余力兼顾其他呢?

博拉姆和加拉姆出生在巴西,韩裔父母虽然并非咖啡世家的后代,但一直对咖啡情有独钟。博拉姆解释道:“我父亲是所谓的‘第一代’,他对种植咖啡这件事满怀热情。”博拉姆回忆起他们首次决定在庄园搭建高架晒床的时候,邻居并不看好。“虽然我们此前没有种植咖啡的经验,但还是乐于为社区带来新鲜事。”加拉姆补充道。

2012年,斯蒂法诺又买下了一个农场用以种植咖啡。他买下的两个农场分别位于圣埃斯皮里图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南部,统一命名为Fazenda Um。两地的咖啡各具特色,前者展现广受喜爱的经典巴西风味,具有清晰的焦糖和水果调性;后者则因所处位置海拔较高、湿度较大,得以凸显咖啡的酸质和柠檬风味。家族希望生产出高品质的咖啡以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他们正在试验40多种咖啡豆和不同的处理法,以求获得更高的杯测得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在自家庄园引入了遮阴技术。

斯蒂法诺开启咖啡种植事业期间,他的儿子也正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博拉姆毕业于Maud College工程专业,加拉姆则曾在美国波士顿攻读金融专业。大学毕业,加拉姆回到巴西,兄弟俩开始全身心投身精品咖啡行业,系统学习了Q Grader(阿拉比卡精品咖啡质量分级品鉴师)和咖啡师技能等相关课程。

他们互相欣赏,也是彼此的坚强后盾。博拉姆认为加拉姆是精益求精的细节专家;加拉姆对博拉姆的评价也是如出一辙,“勤奋和敬业就是他的代名词,他做什么都是这样。他聪明且谦逊,在我眼中,他是我认识的人中最优秀的咖啡品鉴师和咖啡师,后者已经众所周知了。”在博拉姆心中,加拉姆是他的最佳拍档,也是鼓励他实现梦想的朋友,“我的需求无法自我实现时,他通通帮我满足。我想这就是团队合作的精髓,也是我们一起追逐咖啡梦想的方式。”

为深入了解咖啡并培育人们喝咖啡的习惯,2015年,乌姆兄弟正式成立咖啡店Um Coffee Co.。虽然地处偏远,开业后还是“持续火爆了大半年”。但他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博拉姆解释道:“咖啡师这个职业在巴西相对较新,出现还不到20年,有太多偏见需要打破。”乌姆家族以帮助巴西消费者了解国内原产精品咖啡的乐趣为己任,希望为下一代巴西精品咖啡专业人士树立榜样。

如今,他们在圣保罗拥有了6家咖啡店且广受好评。考虑到圣保罗的面积之大、机会之多,乌姆兄弟正在考虑继续扩张。而烘焙工坊目前每月烘豆量达约3到4吨,可为其他企业、咖啡店等稳定供货。投资培养店内咖啡师也在计划之中。此外,乌姆庄园的咖啡生产实验有望成功,这将成为最令他们激动的一项战略。博拉姆和加拉姆表示,为了参加咖啡赛事,他们需要重点关注外来豆种和不同处理法的咖啡。他们还计划扩大触及范围,跻身全国市场,甚至走向全球。

和普通企业不同,家族企业的经营比较复杂棘手,加拉姆表示:“挑战肯定存在,但还是优势更多。大家在一起工作,共同解决问题。有了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就有了发展业务的机会。公私分明是主要的难题,但也不是完全无法解决的。”

除了Um Coffee Co.和乌姆庄园自身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之外,与当地社区积极开展合作也是他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加拉姆谈道:“刚开始我们很难向当地展示精品咖啡与商业咖啡为何不同,这也是困扰多数咖啡店的难题。但现在我们的大部分客户都清楚了其中的差异,也能充分享受咖啡的美妙。”这离不开加拉姆持续参与咖啡教育的努力,传授精品咖啡知识对他来说是一种快乐。

2015年,博拉姆第一次亲自在现场见证了世界咖啡系列赛事的举办,这让他萌生了参赛的念头,因为他相信这是提高市场认知的机会。最初,乌姆兄弟投资了自家咖啡师去参赛,但他们很快发现,在那个舞台上,只有稳扎稳打的展演和美味的咖啡呈现还远远不够。2019年,博拉姆决定亲自参赛,希望借此了解比赛的运作方式,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团队。于是,他开始向公众普及优质的巴西咖啡,教育大众对咖啡师这一职业形成基本认知。毫无疑问,他们在此期间积累的收获,为如今的成功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

博拉姆的参赛目标是广泛学习咖啡知识,加拉姆则关注品牌塑造,他期待乌姆咖啡学院(Um Coffee Academy)有朝一日能够享誉全球,激励人们主动学习精品咖啡知识。入行以来,加拉姆对冲煮的热情与日俱增,不同的参数如何影响最终的出品让他着迷。他不断专研学习,希望在更高水平上形成竞争优势。2023年在世界咖啡冲煮大上取得的成绩也是对他的一种鼓励。

通往咖啡师大赛冠军的征途没有必胜之道,每个人的备赛思路都各有干秋。博拉姆选择将技术作为第一要务。评分表是重要参考,这可以帮他了解如何发挥出色水平,怎样在展演、理念和品质等方方面面都拿到最高分数。而这极其考验对选豆、制定恰到好处的烘焙曲线的能力。博拉姆使用了在其农场种植的粉波旁,该款咖啡的种植灵感来源于詹森庄园(Janson Family Estates)经厌氧发酵处理的巴拿马瑰夏。

幕后准备决定台前成败。关于备赛,博拉姆长舒一口气,说:“我们以激励业界专业人士为目标,采用大量练习的备赛策略,每天平均投入10到12个小时,力争为巴西咖啡行业再添殊荣。”加拉姆的训练时长也大致如此,日复一日练习展演动作。他的备赛计划是随着比赛的临近,逐渐加大训练强度,不断完善细节之处。

每位选手独一无二的赛场展演在彰显个人创造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各自关注的主题。博拉姆的主题是团队合作,至于为何选择这一概念,他解释道:“团队合作是我们行业的精髓。咖啡行业包含很多环节,参与者也不计其数,其实这就是促成创新的关键要素,但我们时常将之抛诸脑后。这也是我在展演中着重凸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原因。”

“团队合作才能成就梦想”,这句话是他的展演开场白。他将世界咖啡师大赛比作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因为“这需要整个城市帮助你达到目标,以让你在比赛中发挥最高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的承诺,我们允诺彼此相互支持。我已经得到了4次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加拉姆的展演独具格调,与3首不同的音乐交织成趣。至于为何不用同一首音乐,他向我们详细解释道:“在介绍咖啡豆和手法的第一部分,节奏轻松舒缓;中间的冲煮阶段要加快节奏,增添趣味;接近展演尾声,再次放慢节奏,让评委放松。”

精品咖啡还是巴西的小众领域,世界咖啡师大赛诞生首位巴西冠军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抓手,用以在国内宣传精品咖啡,让人们知道巴西有高品质的精品豆。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或消费者加入这一行业。博拉姆表示:“该地的人口密度和文化,成就了巴西庞大的咖啡市场。你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优质咖啡,驱动我们的生产商在本地市场销售咖啡。”加拉姆补充道:“要时刻牢记,客户一直在逐新趣异。市场对高度发酵的咖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创新的处理方式和独特的发酵技术正是时下热潮,这是令巴西咖啡行业热血沸腾的时刻。

世界咖啡师大赛的冠军头衔对博拉姆本人和巴西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博拉姆相信成为冠军意味着他能为巴西咖啡行业的发展尽一份力,共同推动行业在咖啡处理上的创新。他也希望激励新一代生产商和咖啡师继续创新,团结一致向前迈进。为此,博拉姆已做好了转变角色的准备,“身为世界咖啡师大赛冠军,我必须为咖啡行业树立新榜样,争取让巴西咖啡登上全球舞台。同时作为韩裔巴西人,我也希望能为韩国增添一份自豪。”他表示。

 


RELATED POST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