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想要读懂一个城市,就去看看它的咖啡馆。而各国电影中的咖啡馆则给了我们去漫游世界的机会。法国的浪漫,美国的热情,台湾的清新,香港的融合,这些咖啡馆的特点在电影中被表现地淋漓尽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电影中的咖啡馆,体验各国不同的气质与风情。
台湾:唱不完的青春挽歌
《36个故事》By萧雅全
台北市的一角,伫立着一间清静雅致的咖啡店。它的主人朵儿和蔷儿是一对姐妹,朵儿虽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在开业之初的喧嚣后,咖啡店渐渐归于平寂。正当姐妹俩为此烦恼不已之时,一本朋友庆贺开业送的泰文食谱启发了蔷儿的灵感。她鼓励姐姐在咖啡店内开展以物易物的服务,吸引各色人等云集于此,寻找、交换彼此的心爱之物。咖啡店渐渐热闹起来,拥有36个城市故事的周群青的到来,也改变着姐妹的人生。
台湾的电影一直是小清新的代名词,校服、路边摊、铁轨、孔明灯这些都是台湾青春电影的经典意象。在这部电影中,桂纶镁的咖啡馆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地,这个温馨而又美妙的小小咖啡馆满足了无数年轻人对于“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咖啡馆”的全部想象。而台湾的咖啡馆也带有一种当地天然的温馨淳朴,如开在菜市场的咖啡店,开在户外的露天咖啡馆等等,都被打上了专属的“台湾”烙印
台湾咖啡馆
香港:生存在孤岛
《蓝莓之夜》By 王家卫
电影主要讲述诺拉·琼斯扮演的爱吃蓝莓派的年轻女孩子,她在一段横越美国的旅程中遇到许多不同的人,试图寻找生命与爱情的真谛,并在不知不觉中和裘德·洛扮演的咖啡馆老板陷入了爱河。
本片虽然是英语电影,但由于其导演是香港导演王家卫,而本片也遵循了王家卫惯常的导演风格,所以我们把他归入香港电影的范畴。香港地域狭小,三面被海包围,形成了独特的“孤岛情结”。而香港电影作为香港社会文化的产物,无论是人物性格亦或是故事情节都有一种无法言状的静默与压抑。这种特点体现在香港咖啡馆,就表现出虽然地方局促但是精致,五脏俱全。香港咖啡馆有着浓重的西方风格,精品化特色明显;同时又有着亚洲的冷静和理智的气质,欧式和中式交错形成了独特的香港咖啡馆风格。
香港咖啡馆
法国:张扬与疏离的狂欢
《天使爱美丽》By 让·皮埃尔·热内
电影讲述艾米丽有着不幸的童年,不过这一切都毫不影响她对生活的豁达乐观。戴安娜王妃的去世让她倍感人生的孤独脆弱,从此开始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助人计划。
在影片中,奥黛丽·塔图饰演的是一名咖啡馆的店员,在这个小小的咖啡馆里有着许许多多古怪的人和事,也正是在这里她邂逅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尼诺。这部电影有着着浓郁的法式浪漫情怀和古灵精怪的人物,正贴合了法国这个国家的特质:浪漫却沉默,张扬又自我。法国人极其喜欢坐在露天的咖啡馆,用一杯咖啡消磨一个下午;法国的咖啡馆就像法国女人,自我,浪漫又神秘,就像是伫立在喧闹街头的一个小森林,吸引人们一窥究竟。
法国咖啡馆
美国:快生活和慢感情
《当哈利遇上莎莉》By 罗伯·莱纳
电影通过叙述一对男女12年间的相遇、相知、分离和重逢,用一种幽默又不失深沉思考的方式展现了美国纽约90年代的男欢女爱
影片中,哈利和莎莉在咖啡馆中相遇、谈心、 争吵,咖啡馆见证了他们12年的感情之路。美国人有着快节奏的生活,但是同时却兼具慢节奏的感情。美国诞生了星巴克这样的“快咖啡连锁店”,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美国对于快节奏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美国的独立咖啡馆也有着浓浓的工业风和美国特有的外向、爽朗的气氛,成为了美国人忙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栖居地。
美国咖啡馆
其实,咖啡馆作为意象出现在电影里,承担的是叙事或者情感寄托的作用。咖啡馆频频出现在各种电影中,也说明咖啡馆越来越多地深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们诗意栖居的场所。就像电影的作用是给观众编织一个现实以外的梦境一样,咖啡馆的作用就是给现代人们一个隐秘的地方去倾听内心的声音,而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地方。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