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进入下半场,自带假期的节日没剩几个,各家品牌的营销部开始冲击kpi。虽然两周之后才到端午节,但我们已经发现了不少限定粽款。(好奇拒绝理由可直接滑到文末。)
01
奈雪的茶 × 盒马
可可&白巧风味宝藏系列粽
新奇指数:⭐⭐
期待指数:⭐⭐
可能在新式茶饮这座“宫殿”里,有母妃淘宝撑腰的盒马成为各宫嫔妃眼里的香饽饽,四月清明牵手喜茶带出新款青团,五六月就移驾奈雪的茶研究起粽子工艺。
联名粽被归在奈雪宝藏系列粽中,同样放在盒马平台每日限量抢购。
大家对可可和白巧两种口味联名粽的评价普遍优于喜茶青团,或许是因为奈雪的粽子不再是粽子。
从馅料纹理来看,这更像南方的软糯糕点,脑洞大些,那就是将条头糕里外翻转再卷成祖玛模样。
也正是因为加入了麻薯使得被誉为“宝藏”的珍珠不显突兀,并在可可和白巧的甜蜜风味中充当塑造“奶茶感”的角色。犯规,但有点妙。
02
喜茶
制粽礼盒
新奇指数:⭐⭐
期待指数:⭐⭐
一个礼盒塞进两个联名,除了喜茶还有谁敢?!
话虽如此,但今年喜茶的制粽礼盒并没让人眼前一亮。奶茶波波粽和豆豆波波粽皆是延续开年网红口味的策略,与星期零STARFIELD合作的未来肉咖啡粽也在意料之中。
大龙燚与其共创的麻辣牛肉粽是呼声最高的一款,有肉有辣,非常希望可以单买这款。
另外提一句,除了粽子本身,喜茶还和五芳斋一同制作了款“好大颗蛋黄肉粽包”,把咸蛋黄猪肉粽、鳕鱼肉松、车打芝士和黑松露酱包进三角粽造型的面包。(上海没有这款面包,以及魔都也没有热麦店了)
03
COSTA × 稻香私房
咖啡巧克力棕
新奇指数:⭐⭐
期待指数:⭐⭐⭐
Costa正式进入“Co”家营销正轨,与稻香村子品牌“稻香私房”联名的端午礼盒已经上线,共有5种口味10个粽子,并配有一盒绿豆冰糕。
每只粽子重50克,格外吸引人的口味是咖啡巧克力棕,将Costa的咖啡粉和巧克力相互融合,包入糯米,呈现甜口食感,但仍能体会到丝丝咖啡香气。
与之齐名推荐的是抹茶豆沙粽,不似其他网红粽子,用抹茶酱作为內馅,稻香村与Costa合作的这款抹茶粽显然是将抹茶粉混进糯米,再填入豆沙馅。
思路与咖啡巧克力粽相同,留香即可,不过于强调存在感。
另外三款粽子是传统的八宝、蜜枣和蛋黄鲜肉馅料。被通稿夸赞的是礼盒的外包装——双层透明沙滩包,虽然容量大,但依然给人本世纪初的“时髦感”。
04
星巴克
青柠白茶 & 咸蛋黄芝士
新奇指数:⭐
期待指数:⭐
从2008年将星冰粽带入内地市场至今,星巴克未曾错过一次端午节,官宣新口味的时间更是一年比一年早。
5月10日,星巴克官博就带着两款全新口味——咸蛋黄芝士&青柠白茶、三种经典风味以及一款两色国潮包袋回归。
该说不说,星巴克心目中的“国潮”正在打擦边球的边缘,选择龙、枫叶、水波等意象就上市了。
虽然官方让大家竞猜咸蛋黄芝士属于咸、甜哪方,但相信最浓重的味道属于奶味。青柠白茶的滋味不明显,较为清爽的口让部分网友以为在咀嚼薄荷牙膏。
另外三种经典口味分别是蔓越莓优格、茶瓦纳桃桃和冷萃咖啡,只能说能被保留下来自有道理,三款都是合格的甜点。
05
米曰 × 武汉
遇见樱花芋泥粽
新奇指数:⭐⭐⭐
粽子专家——米曰是个杭州的初创品牌,只认真做粽子。
这个月月初官宣城市限定·武汉系列,包含“遇见樱花芋泥粽”和“热干麻酱鲜肉粽”两款新口味。
前者选好用泰国进口粉红西米、特色芋泥和樱花花瓣,宣传也上写着“樱花花开时的武汉应该是美得不像话”,因疫情而留下的遗憾,就这样被留在了粽子里。
年初那些吵着闹着要吃热干面的人,说不定被工作绊住了旅行的步伐,不知道热干麻酱鲜肉粽做代餐他们是否会满意。除了蔡林记麻酱,这款粽子里还加入了同品牌的萝卜干,食感丰富且有趣。
06
元祖
雪冰粽 & 雪龙粽
新奇指数:⭐⭐
期待指数:⭐
坐拥雪月饼始祖名号36年之久的元祖也是推出冰淇淋粽的先驱者之一。元祖龙粽中第一次出现“雪冰粽”是在2016年,后来还衍变出一款“雪龙粽”,今年这两个系列都有出现。
雪冰粽的糯米外皮包裹着冰淇淋,体验上更像吃大福,內馅有芒果、草莓和菠萝三种水果风味;雪龙粽则选用慕斯外皮,内里是香草、草莓和芒果味道的进口冰淇淋。
二者都十分规矩且不会出错。算是做表面功夫且对饮食习惯友好的古早创意粽。
还有这些品牌有所动作……
1️⃣ 乐乐茶打起安全牌,使用传统风味搭配乌米做了礼盒;
2️⃣ 五芳斋和乐事一同推出了咸蛋黄粽薯片;
3️⃣ 嘉兴品牌真真老老为粽子也准备了自热组合,外出也能吃到热粽子;
4️⃣ 85度C上线装在竹筒里的台式竹筒粽。
💭
正值年中,生活工作逐渐回到正轨,原以为供应链复苏、技术研发人员归位后,我们能收获许多不同的产品。但就最近几次的节日限定、夏季新品来看,品牌们还是不愿踏出舒适圈,选择在大流行中随波逐流。😕
例如年初炒到现在的“啵啵”风潮,以及今夏一拥而上的杨枝甘露大军。同一个套路变着法薅羊毛,让大家为品牌的创意怠慢而买单,实在是非常败好感的做法。
营销手法也逐渐无趣,周而复始且没有尽头的联名,付费小红书、微博万人级博主的广告,看到的“好吃”与我们真实的感受相差甚远。
当然也有另一个可能,就是我们中的部分人已经在所谓“下沉”、实则“掉价”的品牌策略中丢失了那些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