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媒不受欢迎的时代,这本“都是广告”的杂志却让人每期都想收集

对于重度热爱杂志的人来说,《Magazine B》绝对是少不得的一本典藏级刊物。毕竟在全球媒体市场普遍式微的大环境下,依旧能稳定发刊、维持每期的出版品质,持续不间断地通过深度采访、拍摄,让读者明了品牌Logo背后的创意理念与核心价值,需要相当程度的编辑功力与信念。

这是一本以品牌贯穿全书的杂志,几乎涵盖了众多你能想象到的生活品牌,一期以130页完整的介绍这个品牌,从品牌根源讲到周边,再采访一大群这个品牌的爱用者,让人了解这些品牌背后的秘密武器;无论是酒店(Ace Hotel)、书店(TSUTAYA)、旅行箱(RIMOWA)、电影(Star Wars)还是包袋(PORTER)品牌,甚至字体(Helvetica)。

在每期杂志的封面设计上都是简约地以粗体“B”字型作开端,下方印有该品牌的标记或字样,封面照并以该品牌签名式的细节为中心,让读者一看便知该期是介绍那个品牌,内页中的排版也较为简约,图文字与图片的留白比例上的堆砌,除了富品味态度之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是轻松的。

NO.14 BIC
法国原子笔BIC,应该是该杂志介绍最物美价廉的品牌,笔头前端的圆珠球设计,是20世纪的经典。杂志不仅挖出原子笔曾为艾伦脱口秀讽刺的对象,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媒材,采访使用者的经验分享,更间接地分析出使用者族群及特性。
有趣的是,原来BIG还曾经出过打火机、除毛刀等商品,当杂志以序列的方式呈现,竟也形成独特的美感,也难怪纽约MOMA博物馆会特别收藏它。

NO.44 VANS
正值 Vans 50 周年纪念之际,《Magazine B》发布了“VANS”专刊。主要内容围绕回溯 Vans 品牌发展史展看,深度探究品牌在流行文化中的巨大影响力。并造访了品牌总部以及制鞋工厂,记录了一双双经典 Vans 鞋型的
诞生过程。此外,亦有如 Vans 北美地区副总裁 Doung Palladini、Vans 传奇滑手 Tony Alva、Vans 死忠及收藏者的深度专访。

NO.47 哈根达斯
一家韩国自制冰淇淋品牌说:“哈根达斯的行销是一种心理投射,就如同1970年代在美国引起流行风潮的Armani。他们的策略就是要营造出冰淇淋界的Armani。”
想了解哈根达斯是如何掳获消费者的心,除了口味方面下了极深的功夫之外,对于品牌形象和广告诉求,每一次出手都结结实实地打中消费者的心坎。尤其对于充满想像力的大人或小孩,不分男女,只要吃一口哈根达斯冰淇淋,就仿佛被带到内心向往之处。本期《Magazine B》就记载包括哈根达斯的品牌故事、制造过程、业界评价、广告与行销策略、未来发展以及名人的赞许。

NO.37 TSUTAYA 茑屋书店
被评选为世界上20家最美丽书店的“茑屋书店”是日本唯一入选的书店。这个文化便利俱乐部的构想,是能够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让所有的顾客可以享受被咖啡香及书香环抱的感觉。在这个复合式的选物店当中,包括茑屋书店、星巴克咖啡、照相器材店以及餐厅,强调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连结,进而达到思想与文化交流的目的。这一期《Magazine B》访问了书店CEO 增田 宗昭(Muneaki Masuda),谈到从1983年开始创设的连锁平台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成今天的荣景。诚如增田 宗昭所说的:“企划是存在于人们理解领域之外的。要想得到赞同,就只有让人们相信我们,而不是去理解企划。或许我们看上去像一个追梦人或浪漫主义者。不过,我们坚信有梦想才会实现。”

NO.58 波特兰
虽然《Magazine B》介绍了很多品牌的思维方式,但这不意味着必须是包装好、在商店销售的才是品牌。如果用看待品牌的角度来看待城市,我们就会获得很多不同的观察方法。城市、人甚至空间都可以成为一个品牌,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将其展现在杂志上。
杂志每年都会选出一个城市做介绍,这期波特兰就为读者展现了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能够形塑出如 Nike、《KINFOLK》以及Voodoo Doughnut等不同类型的风格产业。同时也以“Good Living”、“Craftsmanship”、“DIY”、“Alternative”、“Weirdness”等五个面向去谈这座风格城市。

在第66期《coffee t&i》杂志中,我们采访了《Magazine B》的前主编崔泰赫。

谈及《Magazine B》对品牌的聚焦,崔泰赫表示,比起关心品牌,这本杂志更希望通过品牌打开大家的视线和观点。这也是他为什么想把杂志《B》的记录方式称为Branded Thinking(品牌思维)。

仅仅了解那些流行的、有名的品牌只是一个简单的将信息收集和整合的过程,而通过《Magazine B》,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看待品牌的视角,并以品牌的思维去思考世界。“我相信人们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好看而购买一个品牌的产品,所以我们并不希望局限于‘品牌是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人们‘为什么使用它’。

与其知道100个品牌,不如就了解几个品牌,并通过这些品牌的思维去思考世界,这才是《Magazine B》想传达的。

NO.63 IKEA

另一方面,杂志的“B”其实有双重含义,一是Brand,其次是Balance。也就是说,无论品牌规模大小,杂志《B》和它们都处于平衡的关系。他所挑选的品牌,也会基于四大元素作为主轴,包括美丽(BEAUTY)、实用(PRACTICALITY)、价格(PRICE)及哲学(PHILOSOPHY)。

NO.53 MUJI

不管他们创立的契机是什么,能被《B》报道过的品牌都是有独特性和故事的品牌,他们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同消费者在各自的领域有所“联结”。同时,他们掌握了在各自领域应该拥有的技术与审美,在为市场输送优质产品的过程里,尝试以真诚之心去理解他们的消费者们。其次,他们的品牌理念也是非常明确的,这也让他们在市场上灵活地转变角色,纵使没有刻意的宣传,也会让人们感知到他们的品质和独特性。


NO.34 LEICA

 

崔泰赫形容《Magazine B》是一本以纪录片作形式的图文载体。“我们希望能用独特的视角分析每一个品牌,但不要把《B》看作是部电影。电影有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来表达思想或情感,我们仔细记录和分析这些品牌,希望能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去客观地还原这些品牌,或者说,我们以具有记录性的画面去表现他们真实的一面。

这样看来,其实大部分杂志都有着类似的主题或形式。比起这个,我更在意要不要将自己想法体现在杂志这个纸质媒体上。无论是杂志、酒店还是咖啡店,比起以某种固定方式呈现思考的成果,重新考虑这些媒介的本质,我觉得才能展现出它最真实的面貌。”

但最值得关注是,《Magazine B》没有广告收益和品牌赞助,所以在内容上,编辑们也能够保持自身独立的视野角度,制作出一本以诚恳态度为基础的书籍。

“发行人(前公司代表)喜欢杂志,所以发行了纸质杂志,没有其他理由。如果仅仅站在“世界的均衡”这一角度考虑,线上媒体变多,线下媒体自然也会发展。当然,有的人认为,随着网络媒体日益壮大,纸质媒体很快就会消失。但其实,杂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逐渐发生变化罢了,如果杂志《B》同“原来的杂志”如出一辙,那也不会有什么起色。比起不安,我想我们可以重新思考这个时代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杂志。毕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对于媒体来说,机会都是等同的。

“起初有一阵子,我们靠公司其他事业部的收益维持出版,不过现在杂志的销量比之前好了很多,基本能覆盖投入的成本。目前有韩语和英语两种,并在韩国本地及海外指定店铺销售。据我所知,很少有韩国杂志能在海外销售。”崔泰赫介绍。

🎤
CTI × 崔泰赫

崔泰赫
土生土长的韩国人
作为全球首个以品牌纪录为核心理念的杂志
Magazine B 的前主编
同时也是这本杂志“意识流”编辑风格的创立者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我是崔泰赫,曾是杂志《B》的主编和内容总监。去年,从前公司独立出来后,除了杂志,我也做一些品牌咨询、顾问和讲座等延伸性工作。比起杂志,我更喜欢观察人的行为。虽然这看起来不像从一本知名杂志前主编口中说出来的话,但我希望能将自己同他人接触中感知到的需求和体会表达出来,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好比一本书、一家酒店,甚至于一个品牌。

你在大学期间主修的专业是什么?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视觉传播与设计,但我其实更喜欢电影,也想做导演来着。当时看了一些设计师出身的导演他们所拍的电影,于是想着读完设计后也可以转行做导演。虽然这个愿望目前还未实现,不过,杂志《B》采用了“品牌纪录片”的概念,也算致敬电影了吧。

在做杂志前,你从事过哪些工作?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韩国老牌的设计类杂志做编辑。相比起杂志,设计成了我在那工作的动力。我在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这些品牌的设计理念很接近,换句话说,这些在我早年形成的设计理念也促成了杂志《B》现有的设计风格。相比于其他杂志,杂志《B》在做企划或是取材时,会更注重通过以客观的视角还原品牌们的设计元素和品牌理念,比起文字,我们更关心取材对象即品牌的整体性。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咖啡品牌吗?
📖Blue Bottle(蓝瓶咖啡)近几年来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也有明显的扩张趋势。但我想说,《B》曾报道过的Intelligentsia也是个不错的咖啡品牌。这个品牌身后有一群热爱咖啡的创业者们。一方面,他们深入世界各个咖啡豆原产地,亲自寻找高品质的咖啡豆;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当地农民受到正当的薪资待遇,他们从不经过中间商,而是通过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的方式来选购咖啡豆。他们的做法不仅扩宽了消费者选购渠道,还带动了第三波咖啡浪潮的到来。对于一个咖啡品牌来说,为了追求高品质的咖啡而不断地探索是其品牌力的最好体现,而Intelligentsia便是通过这样的努力,以高标准要求他们的产品,也体现了他们作为咖啡品牌的品牌思维力。

就你而言,从2011年创刊至今,《B》面临过什么样的挑战?
📖我们每办一期都会面临不同的困难。即便我们可能已经办了66期杂志,也有了不错的销售记录,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期杂志的筹办就能变得更顺利或简单。读者们往往看不见我们在维持一个媒体品牌背后所做的努力,也是在这些时刻,便会感觉每前进一步都是极其困难的。如果真要从中选择一期最困难的,那也许就是第一期了。在没有任何实体样本的情况下,尤其是从第1期做到第10期时,那种感觉就像置身于虚无缥缈的境地,不管再怎么努力地奔跑,都看不清自己的去向。

是什么原因使你离开了《B》?
📖离开《B》独立出来,我其实是想摆脱杂志这个限定的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我目前在企业、政府等地方授课,同时也提供一些咨询服务,我期待能够在其他领域也遇到更多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也期待能认识更多的中国品牌以及背后的创立者们。我认为,好的品牌战略是应该将品牌看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件。只有这样,品牌的发展才能有好的方向与立足点,也更懂得如何理性地处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你喜欢咖啡吗?你最喜欢的咖啡品牌是什么?
📖我很喜欢喝咖啡,但一天不会超过3杯。在家里,我有时也会用像Hand Drip、Bialetti、Aero Press、Cold Brew等咖啡器具来冲煮。任何牌子的咖啡我都会去尝试一下,特别是在首尔这座咖啡近乎世界级水平的城市,即便不在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提供美味咖啡豆的小型咖啡店也会让你目不暇接。要是CTI团队下次来首尔,我这里正好也有一些咖啡馆可以推荐给你们。

你认为《B》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直观地说,它让大家认识了我。但说的复杂一点,我觉得这是我第一次用杂志的形式,将自己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抽象世界观具体化。在制作杂志的过程中,你不仅要面对杂志如何运营的市场挑战,同时还要面临对自我价值观的突破。虽然我还不知道下一步将要做什么,但也许《B》可以为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指明某个前行的方向。

前些时间,《Magazine B》背后主脑JOH & Company无预警和当地专门提供外卖的网站BAEMIN携手,合力推出依循同样规格所制作出的全新杂志《Magazine F》,对,没错,介绍食物的一本杂志。

创刊号的主题是你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盐”,总计152页的篇幅里,分别报导了盐的起源及发展历史、鲜为人知的制造生产过程、与之关联的经济发展、大厨使用心得,更把透过盐长时间保存的地方传统美食像是日本渍物、韩国泡菜纳入介绍之中,希望借由这些资讯和知识,唤醒读者用另一番视野看待早已习以为常的食物原料。

目前只有韩文版,让我们期待一下。

一本好的杂志也应该带着教育般的宗旨,是充满养分的,在这网上资讯泡沫式增长的时刻,粗制滥造的主题确实让人吃不消,为了提高点击率,就算内容缺乏深度也会照样分享。《Magazine B》的理念,也许能带读者们重回充满品味养分的世界。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