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以人为本的产业”
CCS杯测活动上海GABEE.站
2016年9月5日,上海的GABEE.迎来了一场咖啡盛宴,来自北欧烘焙Collaborative Coffee Source(以下简称CCS)的联合创始人Robert William Thoresen带来11支来自埃塞俄比亚、洪都拉斯、肯尼亚等地的咖啡,让现场的咖啡迷们一饱口福。
人物档案
Robert William Thoresen
- 1998年 挪威咖啡大师赛冠军
- 2000年 第一届WBC世界咖啡大师赛冠军
- 挪威KAFFA烘焙创办人
- CCS联合创始人
- 北欧烘焙代表人物
(上图为东源老师代表GABEE.欢迎Robert的来访)
在近四小时的分享会中,Robert针对CCS合作的各产区咖啡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CCS希望透过与产地庄园主的良好互动,让采购者与咖啡生产者一同进行讨论及研究,共同培养出符合双方理想的咖啡豆风味,并建立长期的互信合作模式,所以他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能够加入他们,一起前往产地探索。Robert也分享了他在非洲大陆寻豆以及与庄园互动的所见所闻,由于非洲各个国家政策的不同,在生豆的出口方面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包含杯测到收货之间的漫长等待以及实际到货的风味差异,Robert也提出了相当实用的年度采购计划表与来宾分享,并剖析他们团队是如何克服重重的障碍,为客户提供品质优良的生豆。在随后的杯测中,大家一起品尝了11支风味各异的咖啡,其中,有两支稀缺的瑰夏原生种,风味与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巴拿马瑰夏截然不同,让人印象深刻。
分享会之后,我们也专访了这位入行20年的咖啡“多面手”,正如他所说的那样:“Coffee is a People Business& a Work of Love.”(咖啡师以人为本的产业,是一个充满爱的作品),在他的侃侃而谈中,我们也仿佛一同见证了历史,感受咖啡的凝聚力。
第三空间的创造
在分享会之前,Robert就在东源老师的带领下,拜访了明谦、麦隆等几家颇具规模的烘焙咖啡馆,建筑师出身的Robert对咖啡馆设计所营造的氛围很是上心,也感叹上海目前的咖啡文化与早年的故乡挪威的奥斯陆颇为相似。提及故乡,Robert坦言:“那里的变化可真不小。”彼时,20岁出头的Robert还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从事建筑事业,他对于当地的咖啡馆文化颇为感兴趣,“那里的人们习惯去自助洗衣店洗衣服、去酒吧、去外面吃饭,所以咖啡馆就成为了家和目的地以外的第三空间。”
于是,1997年回到家乡后,Robert将自己的建筑工作室以咖啡馆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体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自己也一脚踏入了咖啡圈。白手起家的Robert凡事亲力亲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学习专业的咖啡知识、参加比赛,并一举夺得冠军,对此,他笑言:“的确是放弃了一份高薪的工作,换取另一种收获颇丰的生活方式。”
20年过去了,从当时高房租、小空间、低翻座率的咖啡文化到如今精品咖啡普遍、外带堂喝皆宜的生活方式,奥斯陆这片面积只有上海1/14的国土,却带动了北欧精品咖啡浪潮,同时也将浅烘手法名扬海外,而这一切,与Robert和他的Kaffa烘焙室密不可分。
“温和派”烘焙
10年前的奥斯陆,咖啡烘焙是一项垄断行业,一家烘焙品牌便覆盖所有咖啡馆和餐厅。人们也习惯于拼配的意式咖啡豆,深烘带来的焦苦、浓郁的风味构建起咖啡的一切。但对于当时已经拥有两家咖啡馆(Java和Mocca)的Robert而言,垄断的市场却预示着更多机会。对烘焙一窍不通的他再次回到美国学习、探索市场,并在西雅图结识了日后第三波咖啡的创立先驱——Trish Rothgeb。Trish的加入让Robert在烘焙领域中有了质的突破,并应运而生了Kaffa烘焙品牌,而Robert也在无数次咖啡之旅中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烘焙理念,“大约是2000年的时候,我在意大利尝到了一杯单品日晒埃塞俄比亚,当地人以意式浓缩的方式来辨别咖啡的优劣。他们分别做了两杯浓缩,一杯直接喝,酸味突出;另一杯放糖,尝起来像果汁,这味道像是砸醒了我,如果用单品豆做咖啡会怎么样?”Robert回忆道,于是,他和Trish开始着手单品咖啡,这在当时并不被传统消费者所理解,但日后风行的精品咖啡文化无疑证明了当初剑走偏锋的挑战,成功打开了新的市场。
在我们聊起北欧浅烘的过程中,Robert反复强调用“Gentle(温和)”一词代替传统意义上“Light(轻、浅)”一词,他对待咖啡烘焙的方式更像是绅士般彬彬有礼,“我希望用较浅的烘焙来保留咖啡作为果实原始的酸甜感。因此,生豆的质量成为决定性因素。”Robert告诉我们。
咖啡,是以人为本的产业
有了稳定的烘焙技术,Robert开始在产地寻找更优质的生豆,在他看来,咖啡是一条与大众息息相关的产业链。产业链终端和消费市场瞬息万变,精密的烘焙、制作设备、科技化的检测仪器和互联网新型消费模式预示着咖啡市场的多元化,而在产地,这一切却更像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缓慢却扎实。“2006年去当‘最佳巴拿马’竞赛评委时,日晒咖啡难以下咽,可谁又会料到十年后,那里的日晒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Robert笑言,产地的一切影响着产业链各环节,咖啡农们学习如何水洗、如何改进晾晒技术、如何制作风味更干净的日晒咖啡豆,一步步改进,也因此带动市场水洗、日晒豆的浪潮。
作为只有7人团队的CCS联合创始人,Robert在探寻产地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优秀的合作社、独立农庄,以找寻最为独特、优秀的咖啡,并分享给全世界。正如巧克力也开始寻求精品化路线那样,Robert坚信CCS在品质上的坚持能扩大喜爱精品咖啡的队伍,让更多人知道一杯好咖啡的由来。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