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家24小时营业无人超市落地、深圳某超市实现自动收银,全程再无收银员、马云的「淘咖啡」正式落户杭州…
中国围棋天才柯洁与 AlphaGo 对决,最终输三盘;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女性机器人 Sophia 成为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BAT等科技巨头争先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智能化日渐成熟,《攻壳机动队》的时代不再遥远了?
近日,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新开了一家咖啡快闪店,主打的就是「机器人」咖啡师。
这家快闪店叫做「RATIO比率」,开在K11 B2层中庭。下到B2层就能看到大大的广告和二维码,布置很有现代感。这里没有实体菜单,均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自助点单。
扫描二维码后直接进入点单界面,菜单的种类很丰富,但是由于刚刚开业,目前只能点咖啡类饮品。基础的意式浓缩、美式、拿铁、澳白、卡布奇诺、摩卡等等都有。
不会因为是自动点单就忽略了细节,下单前每一项饮品都有很多种选项,包括冷/热、咖啡豆、奶类、甜度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全部选择好后下单付款,机器臂自动开始操作。手机界面会显示目前的排队状态和预计等待时间。
一杯饮品的制作时间大概为1分钟左右。
1.取杯子、(冷饮)添加冰块
2.(斑兰拿铁)添加糖浆
3.全自动咖啡机制作咖啡
4.可同时制作第二杯
5.机器加盖
6.出品
有工作人员贴好印有
每人微信名的饮品标签
现场有休息区
工作人员可以送到身边
想看更多炫酷操作,快来抖音找我们!抖音号:978801468
店员介绍稍后会陆续上线手冲产品,晚上还会有鸡尾酒提供。
Coffee by day,Cocktail by night.白天是潮流咖啡基地,晚上变身鸡尾酒空间。鸡尾酒也是你可以选择任意材料尽情搭配,调制自己喜欢的口味,可以说只要有手机,就能自己掌控吧台了。
「RATIO比率」主打「精确调配」,每一杯你点过的饮品都会被记录在手机里,通过购买记录,解构餐饮,关注于成分、调理时间、温度,透过逻辑化的分析每个人的咖啡偏好。
「RATIO比率」是希望以自动化技术,使每杯饮品的配方的比率精准,不偏不倚的呈现给顾客。
K11的这家快闪店6月10日开始营业,持续时间为2个月,8月中旬结束,并将在西藏中路来福士广场开设一家正式的店面。
在工业浪潮的推动下,机器人或相关AI(人工智能)服务取代人力,似乎已是不可逆的一股力量。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新闻:
2017年初,全球首家机器人咖啡厅于旧金山 Metreon 购物中心开张营业,这是一家真正的无人咖啡馆,顾客可以用智能手机、iPad贩售机预定咖啡。但相比之下,开业时它仅提供了黑咖啡、拿铁以及卡布奇诺的选项。
也在2017年初,根据外媒 Apple Insider 的报道,星巴克曾经表示他们正在为其 iOS 应用程序开发一个虚拟的咖啡师。在这个程序中,星巴克允许用户在其 iOS 应用程序上通过语音命令来完成咖啡购买,数字助理 My Starbucks Barisa(我的星巴克咖啡师)能够接受口头咖啡订单并且确认付款,然后将订单调度到用户附近的星巴克店内。
2016年3月 Hotelex(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上,由bubble lab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一个蓝白相间的「全自动手冲机器人」亮相,刷爆了咖啡人的朋友圈。2016年8月,dotcom COFFEE 实体店在北京正式开门营业,很快便以「咖啡领域科技新贵」的姿态占据各大媒体头条。2017年7月的北京Cafeshow(中国国际咖啡展)上,他们又推出了主打产品 Drip(自动手冲咖啡臂)和Drop(自动牛奶龙头);
2018年3月,时隔两年之后,同样 是在Hotelex的舞台上,dotcom COFFEE宣布与日本著名手冲器具品牌Kalita达成战略合作,并透露年内在美国旧金山和东京开店的计划。
关于这样的新形势,业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无人咖啡未来在整个咖啡行业里面肯定会占有一席之地,但它是否是未来发展方向,每个人都有不同见解。
较少咖啡选项是 Cafe X 刚刚开业时不可逃避的缺点,但从K11的这家「RATIO比率」的后续开发来看,这一点已经被克服。
除此之外,最大的质疑就是缺少人际互动的温暖,就此来看,人类服务员仍有优势;
「RATIO比率」虽然制作过程全部由机器咖啡臂来完成,但是现场还是有很多工作人员在,除了为新店做基本的介绍和宣传,协助完成出品,品牌介绍这些人被称为「比率师」,与侍酒师一样,比率师经受过咖啡和鸡尾酒的专业训练,帮助你找到完美的饮品比例。但就像一个侍酒师,比率师不需要参与制作饮品,更多的时间是与客户交流。
对于咖啡小白来说,咖啡与科技的结合所带来的可定制性,可以让任何人都轻易得到一杯合格的咖啡;对于资深咖啡师而言,科技能更好地帮助他做出多杯兼具稳定性和高品质口 感的咖啡,同时提高出品效率,在这个阶段也要求咖啡师从单纯服务人员的角色中脱离出来,而进阶为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和实验人员,同时也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与消费者的交流上 ,弥补单纯的科技产品所缺少的人情味。
在此前CTI的采访中,bubble lab 团队也表示,Dotcom 的理念是让机器去做它擅长的事情,也就是重复性的工作以及稳定性,让人去做更擅长的事,比如与顾客的交流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务。
机器永远是辅助人的,人永远是使用机器。咖啡还是有很多变数的,这个变数是在于咖啡豆在不同环境,不同湿度,温度,储存条件,都是会让它变化,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人做感官的判断,机器更多是如何提供标准化。那这个标准是谁来提供,当然是人来提供,咖啡科技永远是工具,来协助咖啡师提高效率及质量,还是要以人为本。
NO COMMENT